學校 | 學年 | 課程名稱 | 授課老師 | 相關資料 |
---|---|---|---|---|
國立宜蘭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吳剛智 | 使學生瞭解機器人系統組成、作動、控制等工程原理與應用技術;且實際操作,以在生物生產應用實例中,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並為後續進階課程如機械人動力學、機械人系統與控制及智慧型機械人等奠基。
|
國立屏東大學 | 1101 | 智慧型機器人概論與實驗(一) | 石佳弘 | 本課程藉著基礎3D建模與組裝及編程 Makeblock,能加深對同學對STEM,以及機械人的認識,從課程中學習到多方面的技能,將所學所得融入於未來的發展,課程以輕易上手和《mBlock》軟體教授編寫程式的基本觀念,簡單的軟件操作讓學生能掌握操控mBot所需的技術,在創意發展、邏輯思考與知識學習方面,期能培育學生程式寫作及模組機器人之基礎概念。 |
國立屏東大學 | 1101 | 機器人基礎實作與實驗(一) | 賴岦俊 | 讓學生熟悉Arduino原理及應用 |
國立屏東大學 | 1101 | 智慧型機器人實習 | 蔡進聰 | 本課程在訓練軟體程式設計與硬體感應器結合,藉由機器人來動手實作及啟發腦力激盪,讓學生體驗程式設計與機器人結合的創意學習,未來可將軟硬體結合的運算思維往下扎根。 |
國立高雄大學 | 1101 | 文字語音互動機器人 | 潘欣泰,楊新章 | 本課程將延伸核心課程「人工智慧」及進階課程「深度神經網路」與「模糊與演化式計算」的基礎知識,介紹無字及語音相關的處理與辨識技術,讓學生可以利用整合機器學習與軟式計算的方法進行文字語音人機互動軟體設計,並實現在機器人上進行文字語音的互動。
|
國立清華大學 | 1101 | 機器人技術與實作 | 吳國彰 | 以PBL概念設計教學,目標是在課堂上實作完成一個機電產品,藉此學習在過程中所需具備的機構繪圖、設計與程式開發能 力,並於期末實際展示。
|
國立嘉義大學 | 1101 | 機器人演算思維與程式設計(物質科學與生活應用領域) | 徐超明 | 本課程乃在教導修課同學機器人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首先教導同學以手操作模式建立機器人之運算思維,再以圖形界面的 point-and-click 拼圖方式建構出機器人的程式邏輯,並將以完成各種功能與問題解決來設計專案,讓學生於課堂中體驗完成。學生於修習完成本課程後,期待能培育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1101 | 互動機器人設計與創作 | 陳鴻仁 | 1.瞭解互動機器人理論與設計的規劃。 2.學習互動機器人所需的應用策略與評估。 3.發展互動機器人的創作與應用探討。
|
國立臺北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專論 | 詹景裕 | |
國立臺南大學 | 1101 | 智慧型機器人 | 朱明毅 | 本課程提供學生關於工業機器人與行動機器人之結構、運動學、動力學、感知系統、軌跡規劃及相關控制理論之相關介紹。
|
國立臺南大學 | 1101 | 機器人思維與設計 | 高啟洲 | 智慧型機器人為高度跨領域技術之整合科技,其基本技術範圍涵蓋機械、電機、電子與資工等工程領域。為了讓學生有效提升對智慧型機器人跨領域技術之學習,本課程首先將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所必須使用到的理論與技術,分門別類加以介紹。接著,本課程會以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為標的,提供數項智慧型機器人設計案例的詳細探討,讓學生動手組裝實作自走車及空氣小屋的系統,待學生熟悉基本指令後再導入「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經由遊戲專題製作,讓學生探究問題、討論遊戲構想、研擬計畫最終實作完成機器人遊戲專題。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林鎮洲 | 1.簡介 Introduction 2.剛體運動與齊次轉換 Rigid body motion and homogeneous transformation 3.前向與逆向運動學 Forward and inverse kinematics 4.速度運動學-賈氏矩陣 Velocity kinematics – The Jacobian 5.軌跡規劃 Motion planning 6.接頭獨立控制 Independent joint control 7.機器人動力學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1101 | 面對AI智能機器人的時代(科技) | 胡健驊 | 均為科普性質的書籍及報導,如參考書目。上課教材均為投影用之ppt檔,內容分類如教學進度架構,均將預置於海大學習e-Go網TronClass之本課平台上,學生得預覽或於上課中以手機同步近距離觀看。 |
國立聯合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連?翔 | Kinematics and inverse kinematics, motion planning, dynamics, robot control. 並配合4個實驗單元 (4 experimental units ): 1.驅動控制 (Driving control without sensing) 2.感測驅動控制 (Driving control with sensing) 3.自走迷宮任務設計 (Self-driving for the maze mission) 4.夾持器系統設計 |
國立成功大學 | 1101 | 機器人分析與控制 | 蔡清元 |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機器人之座標系統、幾何建模與運動學之順逆解,並推導其動力學,進而探討其非拘束與拘束空間之控制法則。
|
康寧大學 | 1101 | 創意機器人 | 馮建中 |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學習機器人硬體之組裝與軟體的程式設計。課程內容包括藉由組裝各種模型及機械結構,配合圖形化介面工具來撰寫應用程式。課程內容設計架構循序漸進,藉由組裝各種模型及機械結構,配合圖形化介面工具來撰寫應用程式,以此操控機械模型的動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學習物理、工程設計、電腦控制、程式邏輯分析等領域之原理及技術。 教學方法以課堂講述、討論以及電腦上機實際操作為主要教學活動,並運用投影片、影視媒體及模型等輔助教學,以促進教學成效。 |
淡江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王銀添 | 本課程提供學生機器人學與網宇實體系統的基本概念,議題包括機器人運動學、模擬系統、致動器、路徑規劃、機器人感測、機器人視覺等。本課程所探討的機器人系統包括輪式移動機器人與工業機器手臂。 |
淡江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李 泉 |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robotics is a relatively young field with highly ambitious goals, the ultimate one being the creation of machines that can behave and think like humans. This attempt to create intelligent machines naturally leads us first to exa |
淡江大學 | 1101 |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 | 劉智誠 | 本課程學生必須撰寫機械手臂之程式模擬,熟悉正運動學、逆運動學及系統方程式的推導,接著搭配軌跡規劃、運動控制以及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最後完成雙足機器人的行走規劃。
|
淡江大學 | 1101 | 機器人應用實務 | 翁慶昌 | 課程的目的在機器人實務之專業知識的統整以及培養學生實務研究的精神,可分為實作與論文兩種形式。機器人實作以業界產品設計或參與實作競賽為目標,論文以機器人專題研究和報告寫作為目標。
|
學校 | 學年 | 課程名稱 | 授課老師 | 相關資料 |
---|---|---|---|---|
國立臺灣大學 | 1111 | 機器人簡介 | 黃漢邦 | |
國立臺灣大學 | 1111 | 機器人學 | 傅立成 | This course will provid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key issue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robots. We will explore issues such as spatial transformation, kinematics, software control architectures, sensing, localization, and navigation. Evaluation will be through homework (which will often include programming), exams, and a final project.
|
國立清華大學 | 1111 | 機器人技術與實作 | 吳國彰 | 以PBL概念設計教學,目標是在課堂上實作完成一個機電產品,藉此學習在過程中所需具備的機構繪圖、設計與程式開發能 力,並於期末實際展示。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1111 | 仿生軟機器人學 | 劉義強 | Animals can move and adapt effectively to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missions. While soft muscles power the animal movements, they are also leveraged by rigid and elastic mechanisms. This inspired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bioinspired robots powered by soft actuators through elastic mechanisms.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teach students the foundation of animal movements, muscles and elastic mechanism, and bioinspired soft actuators. Also taught are the rubber hyperelasticty and transduction principles that enable the smart design of soft robots. In addition, students will have chance to learn the hands-on experiments of making and driving dielectric elastomer-based grippers and locomotor, in addition to the design of flapping wing micro air vehicles.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1111 | 自走式機器人 | 宋開泰 | This course is about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of mobile robots. The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theoretical part and experimental work. In the lectures, the basic theory about developing a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will be covered. In the experimental part, students will apply the learned theory in the class to build a mobile robot, which will be used for a final robot contest. The topics of this semester include control of DC motors, sensors and sensor interfacing, robot locomotion and structure, and behavior-based programming. Hands-on practices correspond to the taught theories will be carried out via course assignments in an organized manner using the constructed robot. So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each and every student will complete a robot for the final robot contest. All the robot-building material will be supplied in the class.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1111 | 智慧機器人實驗 | 宋開泰 | 本課程為機器人之基礎實驗課程,課程之主要目的在使學生熟悉機器人實務及程式相關技術,希望啟發學生對機器人研發之興趣。課程之特色在於透過實驗與實作競賽讓學生具備機器人實作經驗並熟悉機器人專業知識。本課程內容涵蓋當代機器人之基本原理與技術,並透過實際操作以利深入了解機器人實務。實驗設備與器材包含Lego Mindstorms、LabVIEW Robotics、KNR robot controller、Matlab Simulink Robotics, Kuka 6軸多關節機器人等等。課程之施教方式強調從實作中學習,學生分組進行機器人實驗,課程助教協助學生熟悉程式設計原理與器材操作。實驗器材與電腦軟體皆由實驗室提供,學生將實作機器人並展示動作。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1111 | 機器人系統與應用設計實作 | 宋開泰 | 1. 了解機器人程式規劃及相關整合應用2. 了解 ROS 系統及機器人控制實務 |
國立成功大學 | 1111 | AI圖像識別及機器人實驗室導論 | 徐禕佑 | 這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入門實踐課程。本課程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涉及深度學習的圖像識別 AI 的基礎知識。學生將通過使用 PyTorch 等深度學習框架編寫 Python 代碼來學習如何構建、訓練和評估深度神經網絡模型。 第二部分涉及將圖像識別 AI 應用到機器人技術中。通過使用 NVIDIA JetBot 等小型機器人汽車,學生將學習如何使用圖像識別 AI 來控制與現實世界交互的機器人。學生還可以獲得許多有關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術,這些知識和技術是開展其他項目所必
|
國立成功大學 | 1111 | 影像處理與機器人視覺 | 吳進義 | 這門課將教授工業界常會用到的影像處理及電腦視覺的理論基礎及技術,並學習及實作OpenCV的功能與實務應用。 影像處理的部份會包含到空間域以及頻率域的影像處理、形態學運算、影像分割以及色彩空間的介紹。電腦視覺的部份會包含即時偵測、追蹤及辨識系統的設計及3D立體視覺等原理及實際應用。 本課程期待培養學生於影像處理及電腦視覺領域設計、驗證及整合實作的能力,透過作業實作,可把所學的理論基礎應用到工業界的實務面。
|
國立成功大學 | 1111 | 機器人系統設計 | 蔡明俊 | 本課程教導學生有關機器人系統設計的各面向,主題包括: 機器人發展史及新趨勢、幾何及自由度設計、結構設計、動力傳輸感測與電腦、正反位置分析、速度與運動力學分析、機器人動力學、程式與工作規畫等。以及期末專題研究與報告。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1111 | 教育機器人 | 蔡孟蓉 | 藉由了解教育機器人組裝以及功能,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 除了機器人機體本身之外,並探究與機器人相關的程式。 對應新課程內容,學習教育機器人以培養學生STEAM素養,並促進其二十一世紀學習能力之發展。 課程目標:(1)了解教育機器人組裝以及功能 (2)小組合作學習 (3)培養學生STEAM素養,並促進其二十一世紀學習能力之發展。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1111 | 聊天機器人與文化探索 | 陳錦瑜 | Life and culture are the souls of language. The AI chatbot is equipped with a multimedia database of audio, video, and graphics, and can interact with users in a chatting manner, while users can learn the subject matter at their own time and place, which is a very personalized learning model. This course provides guidance on the interface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tbot for thematic Taiwanese culture, as well as oral expression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the operation of the chatbot in a clear and precise way, and be able to conduct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themes of Taiwanese culture.
|
國立政治大學 | 1111 | 自主行動機器人導論 | 劉吉軒 | 本課程內容涵蓋自主智慧控制技術之設計, 開發, 整合運作與實驗, 並以選定硬體機器(如無人機或輪型機器人)為技術應用平台, 實際驗證技術成果。 |
國立中央大學 | 1111 | 物聯網與社交機器人程式專題 | 陳國棟 | 本課程以實作為主,並非完全上課型態。1.人數:因教材數量限制,限額20-24人。2.分組:4-5人一組,每組必須自行攜帶筆記型電腦(Windows作業系統)。3.程式能力要求:修課同學具Android/C#程式語言能力。 |
國立中央大學 | 1111 | 機器人專題 Ⅱ | 曾國師 | 專題將以計畫導向(Project- orientated)的方式,讓學生運用相關的數學與程式在機器人平台上完成一個專題計劃,此計畫由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真實應用提案。課程可修習1~2個學期,從專題實做到研究,為研究所做先修準備。課綱如下:1. 類神經網路2. 深度強化學習3. 如何閱讀論文4. 學術倫理5. 專題計劃書提案6. 專題實作7. 專題報告8. 論文搜尋9. 論文閱讀10. 論文撰寫與報。
|
國立中正大學 | 1111 | 機器人學 | 楊智媖 | |
國立中山大學 | 1111 | 智慧型機器人專題(一) | 黃國勝 | 1.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2. Kinematics: Kinematics3. Kinematics: Jacobian: differential motion4. Kinematics: Motion Planning5. Dynamics: Jacobian: trajectory planning6. Dynamics: Dynamics7. Dynamics: Manipulator Control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1111 | 互動機器人設計與創作 | 施育廷 | 1.瞭解互動機器人基礎理論與設計規劃。 2.學習互動機器人所需的學習應用與評估。 3.發展互動機器人的創作與探討。
|
國立臺南大學 | 1111 | 機器人思維與設計 | 高啟洲 | 智慧型機器人為高度跨領域技術之整合科技,其基本技術範圍涵蓋機械、電機、電子與資工等工程領域。為了讓學生有效提升對智慧型機器人跨領域技術之學習,本課程首先將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所必須使用到的理論與技術,分門別類加以介紹。接著,本課程會以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為標的,提供數項智慧型機器人設計案例的詳細探討,讓學生動手組裝實作自走車及空氣小屋的系統,待學生熟悉基本指令後再導入「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經由遊戲專題製作,讓學生探究問題、討論遊戲構想、研擬計畫最終實作完成機器人遊戲專題。 |
學校 | 學年 | 課程名稱 | 授課老師 | 相關資料 |
---|---|---|---|---|
國立臺南大學 | 1101 | 機器人思維與設計 | 高啟洲 | 智慧型機器人為高度跨領域技術之整合科技,其基本技術範圍涵蓋機械、電機、電子與資工等工程領域。為了讓學生有效提升對智慧型機器人跨領域技術之學習,本課程首先將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所必須使用到的理論與技術,分門別類加以介紹。接著,本課程會以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為標的,提供數項智慧型機器人設計案例的詳細探討,讓學生動手組裝實作自走車及空氣小屋的系統,待學生熟悉基本指令後再導入「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經由遊戲專題製作,讓學生探究問題、討論遊戲構想、研擬計畫最終實作完成機器人遊戲專題。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林鎮洲 | 1.簡介 Introduction 2.剛體運動與齊次轉換 Rigid body motion and homogeneous transformation 3.前向與逆向運動學 Forward and inverse kinematics 4.速度運動學-賈氏矩陣 Velocity kinematics – The Jacobian 5.軌跡規劃 Motion planning 6.接頭獨立控制 Independent joint control 7.機器人動力學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1101 | 面對AI智能機器人的時代(科技) | 胡健驊 | 均為科普性質的書籍及報導,如參考書目。上課教材均為投影用之ppt檔,內容分類如教學進度架構,均將預置於海大學習e-Go網TronClass之本課平台上,學生得預覽或於上課中以手機同步近距離觀看。 |
國立聯合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連?翔 | Kinematics and inverse kinematics, motion planning, dynamics, robot control. 並配合4個實驗單元 (4 experimental units ): 1.驅動控制 (Driving control without sensing) 2.感測驅動控制 (Driving control with sensing) 3.自走迷宮任務設計 (Self-driving for the maze mission) 4.夾持器系統設計 |
國立成功大學 | 1101 | 機器人分析與控制 | 蔡清元 |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機器人之座標系統、幾何建模與運動學之順逆解,並推導其動力學,進而探討其非拘束與拘束空間之控制法則。
|
康寧大學 | 1101 | 創意機器人 | 馮建中 |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學習機器人硬體之組裝與軟體的程式設計。課程內容包括藉由組裝各種模型及機械結構,配合圖形化介面工具來撰寫應用程式。課程內容設計架構循序漸進,藉由組裝各種模型及機械結構,配合圖形化介面工具來撰寫應用程式,以此操控機械模型的動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學習物理、工程設計、電腦控制、程式邏輯分析等領域之原理及技術。 教學方法以課堂講述、討論以及電腦上機實際操作為主要教學活動,並運用投影片、影視媒體及模型等輔助教學,以促進教學成效。 |
淡江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王銀添 | 本課程提供學生機器人學與網宇實體系統的基本概念,議題包括機器人運動學、模擬系統、致動器、路徑規劃、機器人感測、機器人視覺等。本課程所探討的機器人系統包括輪式移動機器人與工業機器手臂。 |
淡江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李 泉 |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robotics is a relatively young field with highly ambitious goals, the ultimate one being the creation of machines that can behave and think like humans. This attempt to create intelligent machines naturally leads us first to exa |
淡江大學 | 1101 |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 | 劉智誠 | 本課程學生必須撰寫機械手臂之程式模擬,熟悉正運動學、逆運動學及系統方程式的推導,接著搭配軌跡規劃、運動控制以及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最後完成雙足機器人的行走規劃。
|
淡江大學 | 1101 | 機器人應用實務 | 翁慶昌 | 課程的目的在機器人實務之專業知識的統整以及培養學生實務研究的精神,可分為實作與論文兩種形式。機器人實作以業界產品設計或參與實作競賽為目標,論文以機器人專題研究和報告寫作為目標。
|
淡江大學 | 1101 | 機器人概論 | 許駿飛 | 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推升,機器人應用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工業自動化、家用自動化、醫療照護、娛樂等各式功能性機器人應用。本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各種機器人的基本組成、相關理論、應用及未來發展。
|
淡江大學 | 1101 | 機器人實驗 | 林怡仲 | 這門課程是講授軟硬體設計與自動控制之實做。先對FPGA與SOPC簡介,再說明如何使用燒錄設備將完成之程式碼燒錄,還有程式撰寫工具與開發程式的應用軟體,也會學習使用硬體測試工具,並使用Verilog來設計硬體電路控制馬達及全方位移動平台。
|
淡江大學 | 1101 | 機器人實驗 | 劉智誠 | 這門課程是講授軟硬體設計與自動控制之實做。先對FPGA與SOPC簡介,再說明 如何使用燒錄設備將完成之程式碼燒錄,還有程式撰寫工具與開發程式的應用軟 體,也會學習使用硬體測試工具,並使用Verilog來設計硬體電路控制馬達及全方 位移動平台。
|
淡江大學 | 1101 | 智慧機器人 | 蕭富元 | 讓學生瞭解全球機器人相關科技發展的概況,結合除專業知識領域之外,亦能增加技術商轉可行性分析之商業知識,培養學生對未來科技發展趨勢與對人類社會影響有更深入瞭解。
|
淡江大學 | 1101 | 智慧機器人 | 蔡秉均 | 本課程將介紹機器人基礎構造以及各式應用領域,包含其運動機制、感測器及其原理、機器視覺與聽覺、機械手臂。
|
逢甲大學 | 1101 | 智慧機器人概論與實作 | 林佩君,林維崙,蔡明翰 | 課程描述:本課程之目的在於訓練學生了解機器人之建構原理並實作。其主要內容包括: 機體架構設計、無線通訊概論、基礎機器視覺處理、智慧型馬達控制、嵌入式系統與開發板介紹等。本課程亦會有多種基礎實作讓學生從做中學。課程目標:1 .理解機器人的軟、硬體基本知識。2 .基礎機器人實作。3 .跨領域整合經驗。核心能力:認識國際科技議題,持續學習成長的能力。具備與運用數學、科學及工程領域專業知識的能力。設計、執行實驗與工程實務,以及分析與詮釋數據的能力。教學進度:1.Zenbo Robot Introduction2.Zenbo APP Builder Introduction I3.Zenbo APP Builder Introduction II4.Zenbo Block Logic Introduction I5.Zenbo Block Logic Introduction II6.Project Application7.3D繪圖與3D列印8.OTTO機器人初階實作與認識9.OTTO機器人進階實作與控制11.OTTO機器人10.MeArm認識12.MeArm進階使用13.機器人視覺14.機器人視覺及相關應用簡介15.機器視覺於嵌入式系統之實作16.機器人視覺17.機器人視覺-物件辨識18.機器人視覺-期末發表
|
慈濟大學 | 1101 | 當機器人來上班─未來職場的AI必修課 | 胡詠翔 | 當機器人來上班-未來職場的AI必修課,以培訓大學生及職場人士具備 AI基礎數位與人文科普通識教育為主,具備未來 工作智慧職場應用職能為教育目標客群。這是一門數位人文科普課程,強調以 AI案例或實務將概念落地,最終教育目標在 協助職場新鮮人、或現職工作者或中高階主管, 能理解 AI發展與應用趨勢、如何與 AI專家跨領域溝通,具備 AI作為其中 一種新世代資訊素養的終生學習能力。
|
義守大學 | 1101 | 義守大學 | 陳志良 | 1. 學習機器人原理與實作,以LEGO MINDSTORMS NXT機器人發展模組為核心,介紹機器人之機構、程式寫作與實務應用。 2. 透過專題實作,培養學生實際製作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潛能開發。 3. 促進學生瞭解服務學習之涵意,透過參與服務性活動,並能夠自我成長。 4. 學生能撰寫一份完整的服務學習實施計畫與教案,並能落實執行及評估。
|
義守大學 | 1101 | 機器人學 | 吳鴻威 | 教授學生機器人基本概念,並培養機器人製作的能力,與獨立設計創新的觀念。
|
實踐大學 | 1101 | 機器人開發套件實作 | 吳妍靚 | 以ZENBO機器人為例,本課程訓練學生:(1)透過網站管理界面 (Console) 使用應用程序開發工具包 (Package Name) 申請應用程式識別 (App ID);(2)在對話腳本編輯器建立一個對話專案,取得對話識別(Domain UUID) 和版本(Domain Version) ;(3) 將Domain UUID與Domain Version依規定方式填寫到AndroidManifest.xml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