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性記憶 (プラスティック・メモリーズ)






電影資訊




電影簡介

台灣於2015年首播日本動漫「可塑性記憶」,其背景為科技水平已普遍使用似真人AI機器人的時代,SAI社是一間製造並管理擁有感情的AI機器人(動漫中AI機器人產品通稱:Giftia)的企業,使用安桌作業系統(Android Operation System)為AI機器人的人格,因系統和機器零件技術上尚有缺陷,所以機器人使用年限約9年4個月。如年限已到,SAI社分署部門終端服務課(Terminal Service)將安排專人(人與AI機器人一組)負責到府回收,並保護客戶個資下,在持有人面前刪除機器人一切性格與記憶。劇情以生命為主題,圍繞作為人類的男主角和作為AI機器人的女主角在部門工作的日常和互相影響下的感情改變。






影評與反思
本篇將以AI機器人可能在人類社會出現的道德問題及套用於目前現實疫情影響下之應用為分析重點。

機器人是否應該擁有情感?

目前在人類的角度上,表情越豐富的容易被視為越強的機器人,仿佛是讓機器人將心比心,達到有「人情味」的服務。但如果機器人有了感情能力或自我意識,會不會也會有工作痛苦的時候?在動漫虛構劇情中作為AI機器人女主角就因工作煩心而說出一句:「沒有記憶更好,單靠程式自動運行多輕鬆。」此時涉及到一條道德倫理問題,該繼續強迫它們為我們服務,還是要依照它們的感情選擇?在目前的社會中,是不相信機器人真的是有感情,以Google AI 聊天機器人「LaMDA」為例,有一位高級軟件工程師就因聲稱其有自我意識的立場而被判定違反公司政策解僱。同時人與機器人戀愛一直飽受爭議,因為目前如AI機器人沒有感情,人與AI的互動僅是建立在單向關係上,兩者並無實際情感交流;另外一方面搭載了AI的性愛機器人日益發展以滿足人的慾望,但如果機器人能滿足人的身心需求,還會有人願意想在社會中尋找伴侶?(例如,2019年有一名日本男子因以前在工作場合受到女性的霸凌,讓他精神崩潰,最後因愛上虛擬偶像初音未來歌聲並與其結婚。)

機器人於疫情時代的應用

隨著新冠疫情,非接觸式交流盛行,容易產生孤立感,讓人疏離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若此時遇上機器人,可能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疏遠,亦有可能改善其情況。在動漫虛構劇情中,AI機器人外貌、聲音、情感可以客制化用於獨居老人陪伴、養護孤兒,而在顧客長期使用的感情影響下,AI機器人雖然在外人眼中是消耗品,但對顧客而言卻是唯一的家人,所以也有人選擇被重置過記憶後繼續使用機器人。在現實生活當中,AI機器人也有用於治療自閉症等社交障礙的病人適應學習社會人際交流。同時疫情當下獨居老人無法如常參與社區活動,有以色列公司針對獨居老人開發了一款AI社交機器人「ElliQ」, 提供年長者陪伴與照護的功能,偵測用戶的健康狀況和環境數值的同時,也可以實時分享數據給遠方家人,提醒用戶記得行程和用藥時間。此外還有跌倒通報、身心鍛鍊、動畫寵物等功能,就算疫情嚴重之下也可以即時掌握長輩的身心狀況。

未來世界的機器人

最後,AI機器人漸漸進入人的生活,當中各有利利弊。在不遠的未來,有些工種AI機器人有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也曾指出,未來的人類將難以抵抗自律型機器人,可能會面臨被毀滅的危機。但目前不可否認AI機器人改善了眾人的生活品質,例如手機語音個人助理「Siri」協助處理信息或登記行程等;掃地機器人則可幫忙打掃維持地方整潔,使得生活更加便利。AI機器人或許在科技進步下可以實現情感表現,但其是否真實擁有或需要情感應在未來哲學基礎上多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