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tial Interaction




人對於空間是敏感的。當在空蕩的公車上,有陌生人過來到你身邊坐下,通常會感到不自在,不禁會令人去猜想陌生人的意圖。如果在擁擠的公車上,大家不得不緊靠著彼此時,也往往會感到難受、不舒服。文化人類學家使用人際距離(proxemics)一詞,描述空間距離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相對位置如何影響人們的態度、行為與人際互動。在成長的過程與文化的薰陶之下,人們對於人際距離的運作是相當直覺的,雖然難以自我覺察這些潛在規則,但卻能夠運用自如。在社會機器人的領域裡,機器人要如何與人們保持適當距離,令人感到舒適、安心,是既重要又困難的。畢竟機器人無法自動理解人際距離,仰賴機器人團隊在開發時,考量到人對於空間距離的需求與偏好。要如何讓機器人遵循這些潛在規則,就需要參考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研究,以幫助開發團隊設計出更符合人性的機器人。
通常,人際距離依據不同的對象,分為四類: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眾距離。親密距離是指親密互動時,呈現的物理距離,約46公分以下;個人距離是指與朋友、家人互動時,容易感到合適的距離,約46公分至1.2公尺;社交距離是當與陌生人交流時,會感到適切的距離,約1.2至2.1公尺;公眾距離則是與大眾演講、解說、表演時的物理距離,約3.7至7.6公尺。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各類人際距離並非絕對標準,而會隨著不同文化、各種個人因素(如性格、性別等)及情境(擁擠的公車、空蕩的公車),不斷地變動不定 (Samarakoon et al., 2022)。那機器人應該與人保持怎麼樣的距離呢?目前常用的準則是介於個人距離至社交距離之間,但也會因人、文化及情境而異。
此外,不僅空間距離影響到人與機器人的互動,互動時的相對位置也有所影響。例如,當人們面對面交談時,若直接正對彼此,彼此便會更傾向於相互較勁;當人們是相鄰而坐交談時,則更傾向於互相合作 (cited in Bartneck et al., 2020)。因此,機器人在與人面對面交流時,應該考量到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為何。人與人交流時,常常會隨著對話進展調整位置,直到雙方都找到舒適的角度與距離。
在未來的世界裡,社會機器人將會與人一起共事。機器人如何保持空間距離及相對位置,將會影響人類對於社會機器人的觀感。機器人的空間定位、感應技術,不僅能夠協助定位導航、免於撞牆或翻倒物品,亦可以協助定位出恰當的人際距離,進而順利完成協作任務,達到更好的人機互動。


參考資料
Bartneck, C., Belpaeme, T., Eyssel, F., Kanda, T., Keijsers, M., & Šabanović, S. (2020). Human-robot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marakoon, S. B. P., Muthugala, M. V. J., & Jayasekara, A. B. P. (2022). A Review on Human–Robot Proxemics. Electronics, 11(16), 2490.